铜丝网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铜丝网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报告青田绒毛苹婆

发布时间:2020-10-19 05:41:53 阅读: 来源:铜丝网厂家

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报告——青田

网络

全国消息:十年经风雨,弹指一挥间。十年前,在新千年曙光普照神州大地的时候,山城丽水撤地设市,从此开启了丽水发展的新纪元。

十年来,丽水坚持绿色先行,率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丽水市所辖九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庆元、景宁、龙泉、云和分列全国第一、五、八、十位,是全国唯一一个所属的县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的地级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第一市”。

在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丽水的九个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各自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特色之路,找到了科学发展与发挥生态优势的结合点。站上十年的历史新节点,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与本报从今天起联合推出《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报告》,解读丽水九县(市、区)和经济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旨在让读者感受“中国生态第一市”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大潮中的智慧和魅力。

来自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报告——

青田

打造生态型和谐家园

“十二五”感言

推进生态发展 构建民生和谐

中共青田县委书记 王通林

丽水撤地设市以来的10年,是青田历史上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10年。在这十年里,青田完成了经济综合实力从全市中游跃居首位的跨越,县域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在全市实现了率先发展。2009年,青田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1.2亿元,财政总收入11.5亿元,其中七成以上新增财力投入到民生事业建设。

青田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绿色增长的关系至关重要,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落实到推进生态发展上,运用“生态思维”辨证地谋划发展,才能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十二五”期间,如何确保青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青田人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一份时刻不能忘记的重任。加快生态发展,必须紧密结合青田实际,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绿色增长。总而言之,就是发展生态经济夯实“实力青田”之基,强化生态理念开辟“文化青田”之源,传播生态文明彰显“和谐青田”之美,具体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要迈得更快。扬长避短打好“生态牌”,持续推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加速融入温州都市经济圈。狠抓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机械电器、鞋革、矿产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壮大金属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3~4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杨梅、田鱼、油茶等特色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华侨总部经济发展,全面提升金融、会展、商贸、物流等具有侨乡特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努力打造中国华侨名城。

二是文化旅游经济的产业要做得更大。充分发挥“中国石文化之都”助推经济的“放大效应”,培育石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拓展石文化旅游市场。深入挖掘华侨文化、名人文化,打造一批如青田鱼灯之类的生态文化精品,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扩大“欧陆风情,山水家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加快千峡湖旅游业发展为龙头,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规划和开发,努力构建“大旅游,大发展,大市场”格局。

三是利于民生和谐的实事要办得更多。发展得好不好,就看群众的生活质量高不高。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是青田现在及今后都不能放松的大事。既要着眼长远,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农村的建设发展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的热点、难点问题放在心头,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及时解决在群众心坎上。更要立足当前,集中精力把“民生和谐年”的各项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把更多的财力用于发展民生事业,使共建共享和谐家园成为全县人民的幸福期盼和自觉行动。

中国侨乡,世界青田。十年间,青田实现了经济综合实力从丽水九县(市、区)中游到首位的跨越。这些年,青田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型和谐家园,坚持绿色先行,融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发展脉络清晰可循:

为保护瓯江“绿心”叫停大项目建设,宁可舍弃百亿工业产值。铁腕关停百家污染企业“腾笼换鸟”,加快资源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接轨温州”战略,以“亩产论英雄”培育高新产业,全县85%的企业从温州引进,85%工业产值为温州企业所创造。

“石雕之乡”大步迈向“中国石文化之都”,地域文化释放出强大的经济放大效应,生态文化“联姻”山水旅游,引领生态旅游业开始新一轮起飞;

吸引海外华侨要素回流三农,青田生态农业迎来美好前景;

发挥侨乡优势,迎来“华侨经济”的华丽转身:打造“华侨总部经济”,创建省级金融强县,彰显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维”……

逆势转型 化危为机

青田“华侨总部经济”扬帆起航

5万侨商一年国际贸易额达100亿美元,青田依靠华侨总部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入选全省5个区域块状经济典型之一,50家侨资企业总部“凤还巢”。

瓯江之滨,青田华侨总部经济大楼即将成为新的地理坐标,其“剑”指海内外的气魄正不断凝聚、升腾,引领青田区域特色经济蓝图由酝酿与设想跨向美丽的现实。

青田23万华侨遍布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5万侨商一年国际贸易额达100亿美元。青田因势利导,深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形成了以侨资为纽带,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具有区域特色的“华侨经济”,全县现有侨资企业100多家,累计吸引华侨投资达22亿元。

打造华侨总部经济,无疑是青田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面对近年来持续走弱的宏观经济形势,青田审时度势,化危为机,首次作出发展华侨总部经济的战略决策,引导侨商把总部设在青田,让以往擅长“单兵作战”的侨资企业抱团进军国际市场,构建有利于华侨要素集聚、整合、发展的“避风港”,推动产业在更高平台上转型升级。

这是青田“生态思维”应对新一轮跨越竞争的“博弈”,为青田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新空间,青田华侨总部经济因此入选全省5个区域块状经济典型之一。

按照“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孵化一批、回归一批”的总体目标,青田组建“总部经济”建设指挥部,成立由浙江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建立侨资企业信息库,多层次开展海外招商推介,邀请海外侨商回乡考察,举办青田·世界华商论坛活动,推进华侨总部经济“一心两区”建设,启动招商引资程序,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吹响了全世界青田要素的“集结号”。目前,青田共有50家侨资企业总部加入“凤还巢”行列。

青田县委书记王通林说:“发展华侨总部经济,既是对‘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的积极深化,也是立足实际谋求县域经济转型的有力举措,更是促进‘青田人经济’向‘青田经济’转变,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青田还积极发展侨乡特色餐饮、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为侨资企业踊跃回乡扎根提供优质服务。

大力创建省级金融强县,通过充分挖潜、合理引导激活180亿元民间资本,规避青田县域发展空间狭小、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的“短腿”。目前,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稠州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相继登陆侨乡,全市首家建信华侨村镇银行正式挂牌,筹建青田金融开发规划区,全国首创青田石雕抵押贷款模式,金融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截至今年9月末,青田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外汇存款余额分别为223.9亿元、133.2亿元和13.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8%、4%和20.5%。

以文兴旅 以旅扬文

“三乡”文化融合生态旅游创品牌

一年启动创建两个4A级景区——中国石文化之旅、石门洞·高市名人旅游区;投资40亿元的千峡湖旅游度假区将在浙南山区崛起。在青田,深厚的人文底蕴正成为开发生态旅游最强大的后盾。

今年国庆节,青田又一个以创建4A级为目标的景区——石门洞·高市名人旅游区一期景区刚一开放,就受到了游客的热情追捧。清幽雅致、别有洞天的宜人环境,让人恍若进入一个桃花源;刘基七年求学、李白、谢灵运等名人的咏赋,为它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人文底蕴。而在不久的将来,石门洞二期景区建成后,农家乐、文化体验项目等互动元素更将为它增添生气……

为了旅游,青田舍得。在青田县温溪镇,有一处面积达1300亩的“驮滩岛”,这个曾经是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小岛,如今被一纸新的生态旅游规划所取代。留下一片绿荫,作为欠发达县的青田为此而舍弃的是150亿~200亿元的工业产值,渴望发展,更要和谐发展,青田决然作出了绿色抉择。

青田生态旅游产业全面进入快速提升的新时期。在石门洞·高市名人文化旅游区,“石门飞瀑”、“伯温怀古”、“开运灵谷”、“太子圣境”、“师姑草海”等胜景全面打响了“名人文化游”品牌;看中国首条石文化之旅,让青田石雕博物馆、石文化主题公园、中国石雕城等诸多元素“串珠成链”,领略“中国石文化之都”的独特魅力;走进“中国田鱼村”,感受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的奇妙……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将青田生态旅游的鲜明个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切都得益于青田在“三乡”文化融合山水旅游方面大胆的探索,精心描绘出了新的文化旅游线路图,厚重的特色文化成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和支撑,而“青田鱼灯”、“青田石雕”等特色生态文化元素更是借力旅游名扬天下,成为青田对外文化交流的金名片,真正使特色文化与旅游实现“比翼双飞”,促进青田旅游产业的飞跃式增长。今年1~9月份,青田县已接待游客128.5万人次,同比增长25.1%;实现旅游总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1.9%。

“青田将一直坚持走‘以文兴旅,以旅扬文’的发展之路,不断促进‘三乡’文化和自然山水的兼容,进一步丰富青田旅游的内涵。”青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光文说。

近年来,青田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每年投入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做到“细水长流”,通过政策引导、激活民资、项目包装等途径多管齐下,政策洼地效应吸引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发,让青田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舞台上风光无限——

高峡出平湖,滩坑库区的千峡湖一举吸引了旅游投资40个亿,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宏伟蓝图正在浙南山区悄然铺开。

江海通津,东南都会,秉承“三乡文化”,融合西方文明,今日“欧陆风情,山水家园”尽情地释放着活力,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中国华侨名城。

九湾仙峡、九门寨、奇云山、“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章乃器、“中国世博第一人”陈琪……青田全县还有70多处优质的山水人文资源可推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侨资回流 集聚发展

特色生态农业不断焕发新优势

10万亩青田杨梅成为富民树;22万亩油茶重现浙南油库风采;在青田,每年有近千万投资源源不断地流向生态农业。

近年来,青田踊跃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上浙江”的号召,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县情实际出发,打造出“东梅西桔高山茶,山地蔬菜稻田鱼”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与周边市场成功实现了“无缝对接”,青田因此被喻为“温州后花园”和“城市绿色果蔬基地”。

把一个政府“贴钱产业”做成让农民挣钱的“富民产业”。青田依托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杨梅产业,县财政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杨梅促销,年年组织农民办杨梅节,向市场免费投放杨梅消费券,推出杨梅采摘体验活动,开展国内城市巡回推介,利用航空运输将杨梅“空降”全国市场,借助华侨网络积极拓展欧洲市场等,产生了显著的品牌效应。

青田还建立了12000多亩核心标准化、无公害杨梅生产基地,基地产出的杨梅果均符合出口欧盟的标准要求。2010年,青田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量1.5万吨,产值超2亿元,10年内递增了7倍,杨梅树真正成了青田农民的“致富树”、“摇钱树”。

致力于重振“浙南油库”雄风,青田积极落实油茶产业扶持政策,逐步形成以油茶栽培生产为基地、精制茶油加工为龙头的新型油茶产业化经营体系,精制茶油、茶皂素、茶粨饲料等深加工产品热销泰国、日本、韩国等地,产量和经济效益增长了近10倍,使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优势。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22万亩,青田被国家列入100个油茶发展重点县之一。

青田还有“田鱼之乡”的美誉,稻田养鱼已有1200多年历史。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田鱼2000吨,形成了包括鱼苗育种、养殖技术培训与研究、田鱼深加工、“农家乐”体验等流程的生态产业发展体系,成为青田生态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种果蔬、养田鱼、玩花卉……青田每年近千万民间资金流向生态农业,青田农民过上“城里安家、乡下创业”的新式生活,一批海外华侨借助土地流转当上“土地大户”,100多处“高山生态园”、“农业大观园”、“花果山”发展得风生水起。

创新不息,谋变不止,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青田正蓄积起更大的力量站上更高的起点。

台州现代妇科医院

南京看牛皮癣地址电话

治疗腋臭专科医院

重庆尖锐湿疣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