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网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铜丝网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十一五期间牡市深入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工作回眸-【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09:49:24 阅读: 来源:铜丝网厂家

十一五期间牡市深入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工作回眸

——“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工作回眸

一向“嫌贫爱富”、“贪大求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今正伸出热情的双手,拉着牡丹江的企业在共赢的大平台上翩翩起舞。

来自牡丹江银监分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13亿元,比年初增加66亿元,增长26.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贷款增量首次超过存款增量。其中,投放在“三农”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幅。与2006年初相比,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157.4亿元,增幅为101.12%,年均增幅超过20%。

从“若即若离”到“如胶似漆”,银企之间关系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巨变,政府的“有形之手”是其中的重要推手。五年来,牡丹江人用创新的思维提出了金融强市战略,不断用金融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不仅优化了金融生态环境,恢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信心,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金融血液”,增加了我市加速追赶跨越的砝码。

银行信贷的风向标变了。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投放不断向企业倾斜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摆在了银企这对“舞伴”面前,让银、政、企三方共赢通途越来越通畅。

重拳出击治理诚信缺失

古语云:“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而在2007年之前,由于诚信的缺失,牡丹江的金融环境令人堪忧。

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间,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0.5%。同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曾一度高达40多亿元,不良贷款占比超过了30%,被列为全省不良贷款“双高”地区,并因此受到严重的信用歧视,一些银行机构的授信权限和业务经营权限被上级行上收,有的机构法人客户信贷业务遭到停牌。“银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呆、坏账增加,让更多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我市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和全国的大环境一样,我市银企之间的矛盾突出,关键就在诚信环境建设上。

纵观我市的诚信环境,诚信缺失可谓花样繁多:有企业通过提供虚假手续或采取欺骗手段取得银行贷款后,恶意逃废形成的债务;有借款人漠视诚信,通过恶意透支信用卡形成的债务;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些地方取得修路、城建等贷款后因无力偿还形成的债务;有在上世纪80年代各地大兴村办集体企业,举债扩大生产,后因倒闭形成的债务;有由于银行贷前、贷后工作不到位等内部原因,导致贷款挪用、抵押资产转移,形成大批不良贷款等等。

诚信的缺失,让银企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虽说早在2001年我市金融部门就曾着手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试点工作,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之后,金融部门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想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些工作,但由于只局限于金融系统内部,对社会影响不大,作用也不明显。

消极的等待是被动的,更能引发随后一连串发展上的被动。实现追赶跨越,需要雪城人主动出击,用一连串的创新来掌握主动权,让银企之间的关系不仅实现“正常化”,而且也要实现“提质、提速、提效”。于是在2007年,我市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创新性地提出金融强市战略,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环境建设、资源整合、金融创新留住域内资金;通过项目打造、机构对接、产品拓展,加速引进域外资金。

2008年10月,我市组织21个单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活动,以此作为深入实施金融强市战略的突破口,打破银行惧贷、企业难贷和风险难化的恶性循环怪圈,净化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勇于创新激发金融活力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三个字——‘不相信’!”说起当年我市刚提出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活动那一刻,我市一位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士说。

与该人士的想法一样,那时许多人都对这个举措心存疑虑,更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我市在处理银企矛盾过程中的缓兵之计,治标而不治本。而随着打逃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这些持观望态度的金融机构人士的顾虑被打消了。通过打逃“八大举措”,三年来我市基本肃清了影响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不端行为,全市共追回恶意逃废银行债务960笔近9亿元。2010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5.9%,创下历史新低。

一连串的金融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全市社会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也赢得了牡丹江金融机构及其上级管理层投资牡丹江的信心,以下的三个指标,正是对如今银、政、企三方加快合作共赢的一个最好诠释:

从存款上看,截至2010年12月末,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06亿元,比年初增加84亿元,增长11.64%。与2006年初相比,余额增加356.1亿元,增长79.15%,年均增幅超过1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2.5亿元,比五年前增加80.9亿元。储蓄存款余额601亿元,比五年前增加229.6亿元。

从贷款上看,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13亿元,比年初增加66亿元,增长23.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贷款增量首次超过存款增量。其中,投放于“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幅。与2006年初相比,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157.4亿元,增幅为101.12%,年均增幅超过20%。与此同时,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赢得各家银行业机构决策层面的认可,授权、授信额度明显加大。

从不良贷款上看,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6.4亿元,占比5.9%,较年初分别下降0.7亿元和1.8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占比历史上首次降到一位数。与2006年初相比较,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下降30.4亿元和24.19个百分点。随着不良贷款实现大幅“双降”,各家上级行纷纷主动提高授权授信额度,增加信贷投入,扩大信贷规模。

一些新到牡丹江任职的行长坦言:“我也曾经在好多地市工作过,没见过像牡丹江这样真正把营造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全市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的地市。你说我们怎能不为牡丹江的发展多做贡献呢?”

多措并举打造长效机制

自2009年开始,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实现了全行业盈利。五年来,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利润17.36亿元,向地方上缴各项税金4.37亿元。

正所谓有资金有项目,有项目有发展,有发展有安居乐业。净化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说到底还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一个实现银政企三方共赢的大平台。我市不断向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激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的活力。

“十一五”期间,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利完成城乡两社法人治理再造,邮政储蓄银行实现挂牌,全省首批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辖区内相继成立,并吸引哈尔滨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此外,各机构合理调整并优化分支机构和网点布局,使我市银行业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各家机构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剥离不良贷款,减轻了地方和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各家金融机构在巩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增加服务功能,扩大金融覆盖,目前已开发各类金融产品1800多种,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责任编辑:李冰冰)

东莞市南城普瑞思顿节能环保设备经营部

温室

全自动硬度计